小孩长牙包可能与牙龈炎、根尖周炎或乳牙萌出刺激等因素有关,一般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根管治疗以及拔牙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法。
1、日常护理
若因乳牙萌出刺激引起牙龈红肿,需注意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和牙龈。饮食以温软食物为主,避免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如用干净纱布包裹冰块轻敷肿胀处,每次不超过5分钟。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炎或根尖周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伴牙龈肿痛,可局部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毒,但需避免吞咽。用药期间需严格按儿童剂量服用。
3、切开引流
若牙龈脓肿形成明显波动感包块,需由口腔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直至炎症消退。
4、根管治疗
乳牙根尖周炎导致牙槽骨破坏时,需开髓引流后行乳牙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并用可吸收材料充填,尽可能保留患牙至替牙期。治疗后可配合牙冠修复恢复咀嚼功能。
5、拔牙
若乳牙严重龋坏无法保留或反复感染影响恒牙胚发育,需在炎症控制后拔除患牙。拔牙后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
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口腔科就诊,通过牙片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挤压脓包或滥用抗生素,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定期复查牙周恢复情况。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日常应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养成早晚刷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