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血止不住时,通常可采用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治疗、烧灼或手术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方法需根据出血原因及严重程度选择,建议家长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1、压迫止血
立即让患儿保持坐位并稍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根部,持续按压5-10分钟。此方法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适用于大多数前鼻孔出血的情况,过程中需避免中途松手查看止血效果。
2、冷敷止血
将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前额或后颈部,每次冷敷10-15分钟。低温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但需注意用薄毛巾包裹冰袋防止冻伤,同时要配合压迫止血法增强效果。
3、填塞止血
用消毒棉球或医用明胶海绵沾取少量凝血酶粉填入出血侧鼻腔,保留30分钟后轻柔取出。此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大且位置较深的情况,需注意填塞物不可过深,取出后若仍有渗血需及时就医。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凝血酶冻干粉局部喷洒,或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于反复出血且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儿,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K或输注血小板,但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
5、烧灼或手术止血
经鼻内镜检查发现明确出血点时,可采用化学烧灼、电凝或激光止血。严重鼻中隔偏曲或血管畸形引起的顽固性出血,可能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或血管结扎术,这类有创操作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若经上述处理30分钟后仍无法止血,或出血呈喷射状、伴有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急诊。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纠正挖鼻习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患儿止血过程中要保持头部直立位,切忌仰头导致血液倒流入咽喉引起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