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牙上长肉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判断,多数情况下可能与牙龈增生或乳牙萌出异常有关,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牙龈增生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多由于牙龈受慢性刺激或炎症引起局部组织增生。例如长期食物嵌塞、口腔清洁不足可能导致牙龈红肿、质地变软,形成类似"长肉"的表现。若增生范围较小且无感染症状,可通过加强口腔护理改善。若出现化脓或出血,需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萌出性囊肿属于牙齿发育过程中的暂时性现象,发生率约2%-3%。表现为牙槽嵴处出现蓝紫色囊性肿物,通常无痛感,随着牙齿自然萌出可自行消退。家长需观察囊肿变化,避免用手挤压或戳破,防止引发继发感染。若囊肿持续3个月未消退,建议口腔科检查排除含牙囊肿可能。
乳牙滞留导致的牙龈异常隆起约占儿童口腔问题的15%-20%。当继承恒牙错位萌出时,可能顶压牙龈组织形成隆起。临床可通过X线片判断乳牙牙根吸收情况,若吸收超过2/3且恒牙已萌出方向异常,需及时拔除滞留乳牙并做间隙保持。术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恒牙萌出位置。
日常需注意使用软毛牙刷为宝宝清洁口腔,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若发现牙龈肿物增大、颜色改变或伴随口臭、流涎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通过CBCT检查可明确肿物性质,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排除血管瘤、纤维瘤等少见病变。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挑破肿物,防止造成创伤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