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拉稀有泡沫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或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通过调整喂养、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处理。若伴随发热、脱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调整喂养
母乳喂养时需避免母亲摄入过多高糖或油腻食物,人工喂养需注意奶瓶消毒和奶粉冲调比例。可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喂养后需拍嗝减少吞气,缓解泡沫便。
2、乳糖不耐受处理
若因乳糖酶缺乏导致泡沫便,可遵医嘱在喂奶前添加乳糖酶制剂,或将普通奶粉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需持续喂养观察2-3天,若症状未改善需重新评估。
3、肠道感染治疗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需及时就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细菌性肠炎需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以补液为主。
4、补液治疗
腹泻超过5次/日或出现尿量减少时,需按体重服用口服补液盐Ⅲ,每公斤体重50-100ml/日,分次喂服。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微干,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血便、持续哭闹、囟门凹陷、高热(大于38.5℃)或腹泻超过10次/日,应立即就诊。就诊时可留取新鲜大便样本(1小时内)进行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检测。
注意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三个月婴儿禁用蒙脱石散等吸附剂。母乳喂养母亲需暂停鱼虾等易致敏食物,人工喂养需注意奶具每日煮沸消毒。每次排便后需涂抹护臀膏预防尿布疹,密切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