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盗汗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04 56947人阅读
王成阳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夜间睡眠时出现不自主出汗称为盗汗,常见症状包括入睡后头颈部出汗、枕部头发脱落、伴随哭闹烦躁等。治疗方法需结合病因,通常包括一般治疗、对因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以及必要时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40-60%,选择纯棉透气的寝具。睡前避免剧烈活动及进食过饱,出汗后及时擦拭并更换衣物,防止着凉。

2、对因治疗

维生素D缺乏者需增加日晒时间,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结核感染者需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需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佝偻病患儿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药物治疗

严重缺钙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D缺乏者可服用维生素D滴剂。反复感冒伴多汗者可考虑玉屏风颗粒,但需经中医师辨证使用。

4、中医调理

肺卫不固型可用黄芪浮小麦汤,阴虚火旺型适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湿热内蕴型可选用茵陈五苓散。建议到正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识后再行调理。

5、手术治疗

仅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控制不佳者考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严重结核病出现空洞需外科干预的情况,需经儿科与外科专家共同评估。

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伴随症状,若出现持续消瘦、长期低热、骨骼畸形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日常可适当增加山药、百合、核桃等健脾益气的食材,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自行给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钙、维生素D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