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3个月宝宝鹅口疮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10-21 51564人阅读
张亚妹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3个月宝宝出现鹅口疮时,一般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口腔清洁护理、调整喂养习惯、增强免疫力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婴儿口腔黏膜娇嫩,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

1、局部抗真菌治疗

制霉菌素混悬液是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一线药物,可直接涂抹于口腔黏膜病变处。使用前需将药液摇匀,用棉签轻柔涂抹,每日2-3次,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后继续巩固2-3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若出现红肿加重需立即停用。

2、口腔清洁护理

每次哺乳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湿消毒棉签清洁口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需使用专用口腔护理棉棒,不可与肛门护理用具混用。清洁后可涂抹适量鱼肝油帮助修复黏膜。

3、调整喂养习惯

每次喂养后需用沸水消毒奶瓶、奶嘴等喂养器具,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母乳喂养者需在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及乳晕,必要时可使用抗真菌软膏局部涂抹母亲乳头。

4、增强免疫力

保证婴儿每日充足睡眠,母乳喂养可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保持适宜环境湿度(50%-60%)。接触婴儿前需彻底洗手,避免成人携带真菌交叉感染。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3天复诊观察恢复情况,症状消失后仍需复查确认是否完全治愈。若反复发作需排查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使用成人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避免强行剥离白膜,以免造成黏膜出血继发细菌感染。日常需注意保持婴儿手部清洁,勤换口水巾,奶具消毒后需晾干存放。若出现拒食、哭闹加剧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儿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