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宝宝不拉屎可能是正常的攒肚现象,也可能是母乳摄入不足、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所致。若伴随腹胀、呕吐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攒肚
母乳喂养的宝宝对母乳吸收较好,肠道残留物较少,可能出现3-5天不排便的情况,但排出的大便为黄色软便。此时宝宝无哭闹、腹胀等不适,体重增长正常,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干预。
2、母乳摄入不足
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或哺乳姿势不当导致宝宝有效吸吮减少,可能因进食量不足引起排便减少。可表现为每日排尿少于6次、体重增长缓慢,需通过增加哺乳频率、调整衔乳姿势或遵医嘱添加配方奶改善。
3、先天性巨结肠
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功能性肠梗阻,表现为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后续出现腹胀、呕吐、顽固性便秘等症状。需通过钡剂灌肠造影确诊,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扩肛治疗或手术,如症状较轻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
若宝宝长时间未排便伴随哭闹不安、腹部膨隆、拒奶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儿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肛门指检等排查肠梗阻、肛门狭窄等疾病。日常哺乳需按需喂养,哺乳后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