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婴儿嗜酸性粒细胞偏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5-03 54311人阅读
张亚妹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婴儿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可能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湿疹、食物过敏或蛔虫感染等,血液系统疾病较为少见但需警惕。

1、过敏反应

婴儿接触过敏原如牛奶蛋白、尘螨等,可能引发湿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此类情况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过敏药物,同时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母乳喂养的母亲需调整饮食。

2、寄生虫感染

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接触传播,刺激机体免疫反应。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颗粒(2岁以下禁用)、甲苯咪唑混悬液等驱虫药物,并加强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

3、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可能引起指标异常升高,多伴随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可能涉及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等,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偏高时,建议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粪便寄生虫检查或血液专科评估。家长切勿自行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部位。纯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