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5-09-08 1353人阅读

门静脉血栓形成(PT)是指门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门静脉血栓可引起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和肠管淤血,是引起前肝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原因。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单纯肝外门脉阻塞多见于青少年、儿童。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等。

1.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多因多种原因引起,且充血性脾大。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门脉及其属支向肝血流减少,血液流速减慢,从而引起血小板积聚,形成血栓。

2.腹腔感染

新生儿脐炎、脐静脉脓毒血症、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小肠炎、小肠炎、腹部术后感染等都是导致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3.腹部手术与外伤

多种手术均可引起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尤其是脾切除术后最常见,可能与术后血小板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升高有关。脾切除术后门脉血流减少,门脉压力下降,加速血栓的形成,同时脾静脉血流缓慢,在高凝状态下可引起脾静脉血栓形成。

4.高凝状态

腹部肿瘤,尤其是结肠和胰腺的肿瘤,常与门脉系统的高凝状态有关,可导致血栓形成。目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也参与了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陷等。

5.门脉压迫肿瘤等

肿瘤(如胰腺肿瘤、肝细胞癌)受压、肠扭转等导致门脉系统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

6.其它理由

原发小静脉硬化,脾静脉或肠系膜静脉血栓扩散,部分患者有长期避孕药史,罕见因素为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红细胞增多症等。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