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咬肌是否肥大

发布时间:2018-08-04 1668人阅读

大家都知道,为了能够进行咀嚼,我们是需要使用到咬肌的。但是对于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们来说,咬肌如果比较肥大,那么是会让脸颊看起来非常臃肿的。但是有些时候,脸颊臃肿并不仅仅是咬肌肥大导致的。所以,大家需要学会如何判断自己的咬肌是否肥大。判断方法如下:

咬肌肥大是怎么形成的

咬肌肥大的人有一部分是先天性基因决定的,也有的是后天不良的咀嚼习惯造成的,还有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我们在减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身咬肌肥大的原因。

咬肌肥大的形成原因:1、基因决定的

咬肌肥大跟遗传因素的确也有关,有些人天生下颚较宽,是标准的国字脸,十分难看,事实上也确实存在家族性的咬肌肥大现象。

tips:基因型咬肌肥大并非不可改变,只要通过后天努力,注意饮食,多做瘦脸按摩,照样搞定咬肌。或者,去打专门针对咬肌肥大的瘦脸针也很有效。只是,打瘦脸针有一定风险,谨慎点。

咬肌肥大的形成原因:2、咀嚼过于频繁

基因决定咬肌的大小,但是后天的一些饮食习惯也会造成咬肌肥大。比如生活中很喜欢嚼槟榔、嚼口香糖的人群,以及饮食中经常吃硬的食物等,由于咀嚼太过频繁,咬肌也会慢慢变得又大又硬,十分影响脸型。

正确做法:生活中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要长期吃过硬的食物,也要吃些经常吃些流质软的食物,还有不要经常嚼槟榔或口香糖。特别是本身有咬肌肥大者,在饮食上更要少吃难嚼难咬的食物。

咬肌肥大的形成原因:3、咬肌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是指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此间隙的感染向前可扩至颊间隙;向上绕过下颌切迹可扩散至翼颌间隙和颞下窝;经颧弓深侧可至颞窝;向下可扩散至颌下间隙,甚至向后下可扩散至腮腺,导致腮腺脓肿。

正确做法:咬肌间隙蜂窝组织炎时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可和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

咬肌肥大的形成原因:4、下咬肌良性肥大

咬肌肥大的原因多伴有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翻等情况发生,所以临床上又将咬肌肥大称为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而引起咬肌良性肥大的“工作性”病因,即“工作性肥太”的理论。

咬牙习惯,夜间磨牙和咀嚼肌的过分工作,造成了咬肌良性渐进性的肥大增生。有些学者补充提出牙齿脱落、牙疼、单侧咀嚼,多种咬合关系紊乱和颞下颌关节的疾病t以及情绪不稳定时的习惯性咬牙均可能促成咬肌良性肥大。

正确做法:对东方人而言,下颌角骨质的肥大突出是主要原因,包括下颌角过于后突、外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治疗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下颌角的截骨整形上,手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下颌骨肥大者首选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专家指出,想要判断咬肌是否肥大,首先要明确咬肌的位置。咬肌是位于颧骨外侧颧弓与下颌角位置的一块肌肉,自上朝下呈向外的斜形分布。部分人群先天性咬肌肥大,在经常做咀嚼动作的人由于反复锻炼咬肌,咬肌也会肥大,这好比健美运动员发达的肌肉一般。

潘断咬肌大不大的方法:在你闭口咬紧牙齿的同时在下颌角地方触摸两侧咬肌,感觉咬肌的收缩范围和咬肌厚度。如果你的咬肌比较大,在收缩咬肌时可明显感觉到咬肌范围大和咬肌明显增厚。此外,还可以通过X线检查,X线主要检查下颌骨和下颌角的肥大情况。

咬肌肥大造成的方脸,我们可以通过注射肉毒素(常被称为瘦脸针)和咬肌切除术来达到改善脸型的效果。对于轻度或非对称性咬肌肥大,可以通过注射肉毒素来解决。肉毒素是一种神经肌肉阻滞剂,让部分肌肉在一段时间内麻痹的药物,由于肌肉麻痹,运动力量减弱,同时肌肉的营养减少,出现肌肉逐渐萎缩,外形逐渐变小的效果,也就是达到人们想要的瘦脸效果。此外,作为一种肌肉注射药,肉毒素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注射后不影响正常生活,外表无疤痕,也不影响肌肤和正常肌肉功能。注射后1~3周即可观察到脸部逐渐消瘦,达到“瘦脸”效果,效果一般可以维持6~10个月左右。

而对于较严重的咬肌肥大,可以行咬肌切除术。咬肌切除手术经口腔内进行,去除量根据术前检查的情况而定。因咬肌去除多数同时需去除下颌角,术后3~6个月后咬肌本身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咬肌去除量一般不超过咬肌厚度的三分之一。咬肌切除术后面部需要加压包扎一周,需要拆线,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大于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