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血疗法大全

发布时间:2019-05-17 1565人阅读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想要学习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需要进行培训的,首先我们可以学习中医的常见刺血疗法,是通过针灸的方法去治疗疾病,针灸的时候放出适量的血液是可以起到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代谢的加快,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排出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防止炎症以及血液流通变慢的情况。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或粗而尖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

对血液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刺络疗法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谢加快,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有利于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使机体的有益物质及时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促使机体重新建立内环境稳态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改善微循环,还可以阻止炎症过度反应和促进炎症的恢复。

科学研究证明

凡是劳损或经络不通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瘀毒残留,只有把残留的瘀毒彻底排放出来,劳损的病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刺络放血。

放血拔罐疗法的好处

一、止痛

放血拔罐疗法最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如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颈椎腰椎痛、痛风、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等病症,针刺放血后疼痛均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痛则不通”,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可消除。

二、泻热

拔罐放血可以退热,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放血拔罐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比较好。放血拔罐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内经》中有“刺热篇”专章论述热病的治疗,如经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于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生动地叙述了外邪引起的病症,经针刺放血后热退病除的显著效果。

三、镇静

放血拔罐疗法有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到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失眠、癔病、破伤风、癫痫等疾病有一定效果。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和调,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四、消肿

跌打损伤引起的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因气滞血淤、经络壅塞所致。沈三针放血拔罐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伤处气血畅通,则肿痛自可消除。根据临床观察,无论新伤、旧伤,针刺放血治疗效果均佳。

五、急救开窍

刺血拔罐的急救作用,向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民间流传也较普遍。如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毒蛇咬伤等急症,经针刺放血治疗后,险情常可立即解除。

六、解毒

放血拔罐疗法有解毒消炎作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疖肿、红眼病等,沈三针放血治疗可以促使炎症消散。疖肿、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红肿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毒蛇咬伤者立即在伤处针刺出血,可使毒液排出,减轻中毒症状。

七、化瘀消症

放血拔罐疗法有活血、化瘀、消症作用,瘀血和症瘕积聚治之有效。

八、其他

放血拔罐疗法除以上几方面主要的好处外,沈三针针灸刺血研究院临床观察还有强心、利水、止吐、止痒等作用。

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气者,人之神”(《素何八正神明论篇》),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气血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则精神充沛,抗病力强,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反之,正气亏虚,外邪凑之,引起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则发生疾病。所以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千金方》),“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