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咬到舌头,到底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5-11-10 1036人阅读

估计90%以上的人都有过咬到舌头的经历。常看到有的人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哎呦“一声,面露痛苦表情,那肯定就是咬到舌头喽!小时候常听说咬到舌头是因为想吃肉了,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偶尔咬到是正常的

有些人咬舌头是因为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吃得快说得也快。这样偶尔咬到舌头,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属于正常现象。


牙长得不好?

如果把牙齿咬紧,一般人都是上牙包在下牙的外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上牙弓是个大一点的马蹄形,下牙弓是个小一点的马蹄形,我们的舌头就是被下牙弓那个“小马蹄”保护着。平时吃饭的时候,上牙咬在下牙的外面,舌头就比较安全。

可偏偏有人长得不巧,上牙弓偏小,咬下来的时候离舌头更近,就比较容易咬到。医生对这种咬合不合格的牙齿还是有办法的,带一段时间的牙套,调整一下牙齿的排列,舌头就可以脱离被残害的命运啦。


舌头肥大?

牙齿咬舌头,除了牙齿,当然还可能有舌头的原因。“胖咬舌头瘦咬腮”不无道理,因为胖子更容易舌头肥大,就更容易被咬。有的人是天生舌头就偏大一些,张开嘴舌头就延展到牙齿外面。还有些人是因为某颗牙齿缺失的时间比较长,在这颗牙旁边的舌头部位就慢慢长大了一些,被咬的几率就大了一点儿。


睡眠期间无意识地磨牙?

除了吃饭咬舌头,还有些人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咬到舌头。白天吃东西时,牙齿是有意识地运动,舌头也有意识地配合,晚上睡觉时,有些人牙齿无意识地运动,而舌头在此时若不知道躲避,就会被牙齿咬个正着。有夜磨牙症的人,牙齿边缘会被磨得比较锐利,因此更容易咬到舌头,并且咬得更厉害。


反复咬伤可增加舌癌风险?

舌癌原发于黏膜表面,9成以上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会产生溃疡、不规则白斑或呈橘皮突起状,与患者嚼食槟榔、抽烟、喝酒或嗜吃辛辣食物等饮食习惯有关。但有的人饮食正常、不抽烟、不喝酒,原因就是舌头反复受伤,长久刺激引发了癌变。持续性地反复咬伤造成的溃疡却是在给舌癌的发生添砖加瓦。若口腔、舌头伤口持续两周不愈,或伤口呈现不规则白斑状、橘皮状突起,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如何预防舌癌?

首先当然是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年做一两次口腔检查,如果发现牙体、牙周病要及时治疗;如果有龋齿,就要早点儿填补;能修补利用的残冠、残根要及时处理;难以治愈或利用的残冠、残根,即便没有发炎疼痛,也要及时拔掉,并按时镶牙;长期夜磨牙或是上了岁数的人,牙齿容易被磨得很锐利,这种要及时磨改;此外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改善营养。


爱咬舌头也可能是“神经病”?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神经方面的原因。如果压力过大,或是身体疲劳、休息不足,神经系统就可能无法正常控制肌肉进行咀嚼活动,所以在吃饭时,就容易咬到舌头。

如果是老年人爱咬舌头,就更要提高警惕了。有种疾病叫做腔隙性脑梗死。除了吃饭爱咬舌头,它的前期症状中还有吃饭吞咽动作减慢、时间延长、平时爱流口水、端茶杯或饭碗时不自觉掉地、不能吹口哨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病会让大脑局部的微血管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使舌头失去灵活运动的能力。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塞,经常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数量占到脑梗塞患者总数近70%。如果发现老人最近常咬舌头,或伴有头晕、头痛、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就要赶紧就医。


咬到舌头后该如何正确处理?

1.一般情况下,偶尔咬伤的舌头或腮帮子,一周左右就会愈合,不需要就医。如果伤口有血肿,但黏膜没有破,不需要特别处理,血肿也会被自然吸收;

2.如果黏膜被咬破,出现溃疡,除了饮食上不要刺激,同时还可以使用黏膜保护剂,如口腔膏、黏膜涂剂、西瓜霜喷剂等,既可止痛,又可加快伤口愈合;

3.此外,要注意口腔清洁,龋齿、烂牙要磨平锋利处,并及时修补;腮帮上的黏膜突起,如果经常被咬伤,也可进行黏膜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