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不同,因此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也不同。西方国家都喜欢吃西餐,牛排,牛奶,红酒什么的,不喜欢油烟大。中国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做法,喜欢炒菜,米饭。日本享誉世界的除了漫画,就是日本料理了。日本料理在全世界的菜系中也是独自一派,那么日本料理中有哪些名菜呢?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两大类『日本和食』和『日本洋食』。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这些日本人自己发明的食物就是『和食』;另外,源自印度的日式咖喱、源自法国的日式蛋包饭、源自意大利的日式拿坡里意大利面、面源自中国的日式拉面等等,这些就被称为日式『洋食』,表示从外国引进,虽然不是日本发明、但是经过日本的改造成为日本料理的一种;其中日本改造的中国菜(日式拉面、日式煎饺、天津饭、唐扬鸡块等)又因为中国其实不属于西洋的范围,所以直接被叫做『日式中华料理』的时候也很多。
日本传统和食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末期所形成的饮食。传统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饭,然后再配上其他菜肴——鱼、肉、蔬菜、酱菜,以及汤。料理的名称则是用这些菜肴的数目来命名。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
本膳料理
以传统的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源自室町时代,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菜色由五菜二汤到七菜三汤不等。
在茶道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镰仓、室町时代),茶道形成了,有此而产生了怀石料理,这是以十分严格的规则为基础而形成的。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统的烹调系统是“怀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日本古老的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的戒律是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必吃饭。可是年轻的僧侣耐不住饥饿和寒冷,将加热的石头包于碎布中称为“温石”,揣到怀里,顶在胃部以耐饥寒。后来逐步发展为少吃一点东西,起到“温石”御饥寒的的作用,详情大家可以浏览日本料理专门网进行查阅。
会席料理
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和怀石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品尝到。
桌袱料理
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桌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上。这种料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桌袱料理。桌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边吃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日本的室町时代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茶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主食只用三器:饭碗、汤碗和小碟子。席间还有汤、梅干、水果,有时还会送上两三味山珍海味,最后是上茶。
大学料理
一般日本大学里的食堂料理主要有两大类——米饭和面条。米饭按配菜又分为咖喱类、炒菜类、油炸类、盖浇饭4类。常见的日本式咖喱有一般的牛肉咖喱、炸肉饼咖喱、炸土豆泥饼咖喱;炒菜类常见的有生姜烧、麻婆豆腐、炒茄子;油炸类常见的有炸大虾、炸蔬菜等。至于用鱼和牡蛎做的油炸料理,大概由于太贵的缘故,在学校食堂是吃不到的。盖浇饭中常见的有牛肉盖浇饭、猪肉盖浇饭和鸡肉盖浇饭。鸡肉盖浇饭的名字听起来有点残忍,叫“亲子”盖浇饭,就是把鸡肉和鸡蛋烩在一起做成盖浇饭。面条类根据面的加工方法主要分为又白又粗又软的乌冬面,又细又黄的鸡蛋拉面,还有既不白也不黄的荞麦面条等。学校料理比较便宜,一份饭一般在500日元左右,如果在外面的料理店至少得700~1000日元。
面食料理
日本有好几种面条,比如乌冬面、荞麦面和宽切面等,这些面食配料讲究,价廉物美。尤其是荞麦面条,是大众喜爱的食品。日本人用餐已逐步多样化,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饭团。速冻食品受到主妇们欢迎,饺子、锅贴、包子、面类等中华料理也在日本走俏。从欧洲传入日本的西式点心,如蛋糕、小甜饼干、糠瓜儿,从中国传入或从禅寺素菜中演化而来的春卷、锅贴等,也被日本人看作菜品并受到青睐。
修行料理
修行料理又叫“精进料理”,意思是吃斋、吃素。其实,所谓精进料理就是不使用肉类的素菜料理。
此外,还有盒装冷餐御节料理,通常在新年的重要节日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