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你看你怎么手抖了!不会是得帕金森了吧?”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听到过这样的话?
手抖就是帕金森吗?当然不能这么说!
那么帕金森到底有哪些诊断标准呢?让这篇文章来告诉你吧!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帕金森会出现手抖、走路颤颤悠悠的症状,但并不是只有帕金森病才会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我们是有诊断的标准的。
我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是由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协会和我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专委会共同制定的。主要的包括诊断标准(必备条件)、支持标准(支持条件)、排除标准(不存在的情况)和警示征象(支持判断其他疾病)等几项内容。在这几项中,我们主要说下诊断必备的条件:1、运动迟缓;2、存在下列至少一项:肌强直或静止性震颤。其他项的内容比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对照。
对于临床确诊的帕金森需要具备:1、不存在绝对排除标准;2、至少存在2条支持标准;3、没有警示征象。
对于临床可疑的帕金森病需要具备:1、不符合绝对排除标准;2、如果出现警示征象则需要通过支持标准来抵消:如果出现1条警示征象,则必须至少1条支持标准来抵消;如果出现2条警示征象,则必须至少2条支持标准来抵消;如果出现2条以上警示征象,则诊断不能成立。
除了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外,我们当然也会结合一些检查项目,一旦这些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则对于我们的诊断更具有支持作用。
1、CT、MRI:虽然帕金森病的CT和MRI并不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但部分患者会可能出现脑萎缩或基底节的钙化,而头颅MRI除脑萎缩表现外,有时可能见到异常物质的堆积信号。除此之外,CT和MRI对于我们排除如脑卒中、脑外伤等需鉴别的疾病是非常有意义的。
2、实验室检查:虽然常规检查一般没有特别的异常,但基于帕金森病与某些基因有相关性,所以基因检测可能告诉我们一些答案。除此之外脑脊液和唾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DJ-1蛋白含量改变也具有提示作用。近年来,我们也通过血清、脑脊液及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的含量和观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来帮助诊断帕金森病,在帕金森患者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及活性是明显减少或减低的。
嗅棒、经颅超声和心脏间碘苄胍:嗅棒检测可以发现帕金森患者早期的嗅觉减退,而经颅超声则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的黑质回声异常增强,在心脏间碘苄胍照相术的检查中可发现帕金森患者的总MIGB总摄取量是减少的。
3、PET和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对于帕金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通过示踪剂来对多巴胺转运受体进行功能显像,从而发现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是否降低以及多巴胺递质合成是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