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萎缩性血管炎

发布时间:2018-05-10 1359人阅读

白色萎缩性血管炎的患者,在平时虽然病情非常错综复杂,可是营养价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做好饮食保健工作,要注意控制食疗方法,可以多吃些赤豆,黄豆,能补充气血,预防全身浮肿,还可以缓解很多人出现的气血亏虚,另外也要注意病理性因素和临床的护理手段。

饮食保健系统性血管炎食疗方:

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黄豆冬瓜皮汤冬瓜皮60克,黄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黄豆冬瓜皮汤冬瓜皮60克,黄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桑椹汤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去渣饮用。适用于腰酸头晕者。

预防护理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寻找病原,进行对因治疗。

病理病因病因仍有异议。可能是免疫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炎。

疾病诊断注意与网状青斑相鉴别。

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

一般无阳性发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萎缩,表皮及真皮上层可见V形坏死区。血管壁增厚,管壁及管腔内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红细胞外溢。管周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并发症皮损病变吸收后,其下组织可萎缩成为白色萎缩性瘢痕。

预后皮损反复发生,病程慢性。无全身症状。愈后留有象牙白色萎缩斑为特征。

发病机制免疫荧光检查发现毛细血管壁内有免疫复合物及C3沉积,因此可能是免疫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