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痣和黑痣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8-05-22 2695人阅读

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长痣,但是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在比较隐私的部位并不明显,这也正是很多人对身上长痣比较苦恼的问题,其实肉痣和黑痣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类型,产生的症状和形态都会不同,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区分,选择合适的方法慢慢调理。

 肉痣和黑痣的区别

肉痣是指突出表面的色素痣,从病理上来说,后天性痣大小通常为0.1-0.6公分,可分为接合痣、复合痣和真皮内痣。肉痣也就是真皮内痣,痣细胞完全位于真皮层内,大而突起,呈淡褐色或肉色的结节。痣是局限性皮肤色素异常,可以出生就有,亦可后天发生。健康人皮肤上通常可找到15~20颗痣, 先天性的痣大多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就存在,后天性的痣则在六个月大以后,一直到老年期都有可能会新长出来。

 

后天的接合痣会随时间由原先的平坦变成轻微突出的半球状,表面平滑,由于更深入往下生长至真皮层,因此颜色会变为肤色或者棕黑色,且因黑色细胞活性降低,恶性变化几率也低,皮内痣即肉痣则是由复合痣演变而成,痣细胞向下生长,完全脱离表皮,临床上为凸起,呈棕色至肉色。

 

黑色素痣是由一群良性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围绕皮肤的其它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

 

黑色素痣性状

 

它的外观看起来可能是扁平、突起、疣状、颗粒状,或者其它形状,颜色则可能为棕色、黑色或蓝色。黑色素痣有先天与后天产生的两种。

 

先天性的痣大多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就存在,后天性的痣则在六个月大以后,一直到老年期都有可能会新长出来。

 

后天性的痣大小通常为零点一至零点六公分大,在病理上可以分为三种,接合痣(痣细胞局限在表皮、真皮交界部位,属于表皮内的痣),复合痣(痣细胞不仅分布在表皮层,有向下进入真皮层),真皮内痣(痣细胞完全位于真皮层内)。痣的临床长相也和其病理分类有关,接合痣呈现褐色至黑色平坦的斑点,不会突起于皮肤表面,复合痣通常呈现褐色突起的丘疹或结节,真皮内痣则更大、更突起,呈淡褐色或肉色的结节,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肉痣」。

 

黑色素痣分类

 

在1%~2%的新生儿身上,都可以找到先天性黑色素痣,不过巨大先天性黑色素痣的发生率则小于两万分之一(国外统计)。临床上可以依黑色素痣的大小把它分成三种:

 

小型黑色素痣:大小小于两公分,偏好分布在下半身、背部上半、肩膀、胸部与近端肢体。

 

中间型黑色素痣:大小介于2~20公分间。

 

巨大黑色素痣:大小大于20公分,分布以躯干后半部为主,也有人在头部或四肢其它不会,可能会覆盖身体的大片肌肤。通常是深色的,而且有些许毛发覆盖,在主体外也散布着卫星式的病灶。

 

大部分的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痣都是良性的,不过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痣通常比后天性巨大黑色素痣要来得复杂。依照它的生长型式又可以分成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