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宝宝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益生菌调理、及时就医等方法进行改善。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伴有发热、呕吐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补液治疗
腹泻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需优先通过口服补液盐III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次稀便后补充50-100ml液体。若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2、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儿需维持正常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更换无乳糖奶粉。辅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暂停添加新辅食。腹泻期间需避免高糖分果汁或高脂肪食物。
3、药物治疗
若为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病毒感染通常不用抗生素。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小时。消旋卡多曲颗粒需按体重精确给药,每日不超过3次。
4、益生菌调理
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需用温水冲服避免破坏活性。布拉氏酵母菌散需注意开封后冷藏保存,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5、及时就医
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囟门凹陷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进行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等检查。反复腹泻需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因素。
治疗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每次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疹。注意所有药物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若伴有湿疹、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排除过敏性肠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