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日常调理、对因或对症用药等,需根据感冒类型及症状选择合适方案。
1、一般治疗
感冒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日建议饮用温开水1500~2000ml,有助于稀释痰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0℃~24℃为宜。饮食宜清淡,可食用小米粥、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
2、药物治疗
病毒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若伴发热超过38.5℃,可选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细菌性感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切忌自行滥用。
3、中医治疗
风寒感冒患者可用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驱散风寒。风热感冒宜选用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咳嗽痰多者可配合川贝枇杷膏等润肺化痰药物,但需经中医辨证后使用。
日常需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流感高发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呼吸内科就诊。用药期间需观察药物反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复方感冒药,防止成分过量引发肝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