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硬皮病 起因

小儿硬皮病是怎么回事?

  小儿硬皮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在硬皮病患者中,某些HLA-Ⅱ类抗原表达较常人明显增高。其DR52、DR5、DR3和DR1,在美洲、加拿大及欧洲患者中出现率增高;而日本患者的DR2、DRW8、DRW6及DQW1出现率高。当HLA-DR3/DW52a和抗Scl-70同时存在时硬皮病患者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2.学品与药物:

如聚氯乙烯,有机溶剂、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L色氨酸、博莱霉素、喷他佐辛等可诱发硬皮与内脏纤维化。

  3.免疫异常:

硬皮病常合并SLE、DM、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特异性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等,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说明本病的发生与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4.结缔组织代谢异常:

本病特征性改变是胶原产生过多,皮肤中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由于新产生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使皮肤绷紧或增厚。硬皮病患者皮肤在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数量比正常人增加。

  5.细胞因子的作用:

某些细胞因子参与本病的发病,如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

   6.血管异常:

血管病变为硬皮病早期损害,表现为雷诺现象、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病理学显示,小动脉和微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系统性硬皮病可能是由于全身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膜增生、管腔狭窄以及动脉纤维性硬化而引起的肺、心、肾及消化道病变。

  很多报道提示是在遗传因素(如HLADR1和DR3频率较高)的参与下,由于某种因子刺激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认为本病的纤维化病变与5-羟色胺代谢异常有关。

  二、发病机制

  近年来很多报道提示血管、免疫及代谢异常学说。

1.血管异常学说

近年来认为硬皮病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微血管内皮细胞反复受损的结果。血管内皮损害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因子激活了血管壁周围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胶原而导致纤维化。

  2.自身免疫机制

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结缔组织或其他抗原的自身反应,导致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释放而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胶原。近年来很多资料提到患者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以上这些改变均提示免疫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方面起主要作用。

  3.结缔组织代谢异常

组织内过度纤维化是硬皮病的特征。在硬皮病患者的皮肤中发现成纤维细胞增多,从而使胶原合成增多。还有人认为本病的纤维化病变与胶原分子糖化和羟化异常,从而阻断了其有效控制胶原合成的反馈机制有关。

  4.遗传基础

有报道在硬皮病的亲属中有患相同病患者。有很多报道HLA和本病有一定相关性,但结果不完全一致。国外报道本病与HLA-A9,B8和Bw35以及DR3,DR5相关,还有报道与DQB3.1,DQB1.1,DQB1.2和DQB1.3相关。

  5.病理改变

主要病理表现为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壁萎缩、纤维化,结果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90%以上的系统性硬化症患儿发生雷诺现象。内脏肌肉纤维变性、萎缩、肌间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脏器硬化。

  病变过程:

1.肿胀期:

对称性的非凹陷性的无痛性肿胀,皮肤紧张增厚,皱纹消失,皮色苍白,手指呈腊肠样,并向近端发展,手背肿胀,有时前臂也有相同的变化。也有少数由躯干发病,逐渐向其四周扩张的。

  2.浸润期:

数周或数月之后,皮肤由肿胀期进入浸润期。这时皮肤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并与深层组织粘连,不能移动,不能捏起,光亮如同皮革,病变可累及手指、手背、四肢、躯干及面部。面部表现具有特征性的面具样改变,缺乏表情、皱纹减少,眼睑活动受限;张口困难,尽量张口时上下唇间最大距离较正常人明显缩小(小于3.5cm);嘴唇向里 收缩变薄,并以唇为中心出现大量放射状皱纹,鼻端变小变尖,鼻翼萎缩变软;面、颈、唇粘膜出现多个小点状的毛细血管扩张。发生于手指,可使手指屈曲活动不利。发生于胸部可有紧束感。

  3.萎缩期:

再经过5—10年,皮肤损害进入萎缩期。这时皮肤发紧变得不明显,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变软,外表光滑如牛皮纸样,有时有色素沉着或减退。萎缩期在最晚受累的皮肤出现最早,患处汗毛和毛发可出现脱落。由于皮肤的萎缩变硬和弹性丧失,再手关节处的皮肤很容易在摩擦和碰撞后出现溃疡。皮下软组织的钙化是硬皮病的晚期并发症,是局部慢性炎症的结果,好发于手指端、肘、膝等容易受伤的部位,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或X线下可发现的较深的小的钙化结节。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