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和息肉病 症状

结肠息肉和息肉病有哪些症状?

  结肠息肉和息肉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约半数以上息肉并无临床症状,常因普查或尸检而发现,或者当发生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归纳其症状如下:

  1.肠道刺激症状 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如有感染可见黏液血便。

  2.便血 可为不同程度便血,如:直肠下段息肉出血可见大便附血迹、高位息肉出血常为大便内混有血液或血块、出血量多者可直接便鲜血或血块,亦有大便后滴血等。

  3.肠套叠或伴肠梗阻 系息肉本身所致,甚至可见息肉脱出肛门口,常在儿童见到,可自己脱落或回缩。

  4.体征 腹部检查可触及包块伴压痛,大多属套叠肠襻,肠鸣音亢进等,亦可能无明显腹部体征。黑斑息肉病者可见口腔黏膜、口唇、口周、肛周及双手指掌足底有斑点色素沉着。

  二、诊断

  虽然腺瘤可发生出血或少量出血,但常常可无症状,定期大便隐血试验(FOB)可以发现阳性,对此类患者作进一步纤维结肠镜或X线气钡造影能达到隐血阶段腺瘤的诊断。然而并非腺瘤均会发生或少量隐血,1/3~1/2腺瘤并无出血。结合高危因素的序贯筛检及其优化方案是可以弥补以FOB筛查之不足。

1.高危人群诊断

高危人群并非具有临床症状,无症状阶段可应用序贯筛查方案,以FOB结合高危因素AD值作初筛。对此方案经回代验证建立方案,更简单易行,具体为:40岁以上,

①大便潜血免疫法(RPHA-FOB)阳性;

②Ⅰ级亲属结直肠癌史;

③本人有癌症史和息肉、腺瘤史;

④本项中的6种症状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作为数项阳性,包括:黏液血便、慢性便秘史、慢性腹泻、阑尾疾患史、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及胆囊疾患史。4项中任一项阳性即作为高危人群行纤维肠镜检查。对该“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1993年,在海宁市对1722例息肉摘除史患者作为人群行60cm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了9例结直肠癌(5例Dukes A期,4例Dukes B期),138例腺瘤及58例息肉。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2.诊断步骤及同步腺瘤

从筛检出高危人群中进一步确诊,可以应用气钡双重造影及纤维结肠镜取组织病理确诊。在内镜检查时,发现瘤体小于1cm者则摘除,做病理检查;如>1cm者1次摘除困难,则行吸取组织活检做病理诊断。这段结肠腺瘤者有报道约31%近段存在同步腺瘤,其中8%为>1cm或绒毛状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故仅以乙状结肠镜为确诊者易导致误诊。经60cm肠镜发现有腺瘤者,42%在近段可有同步腺瘤。如筛检所得远端有<1cm的腺瘤,则近段存在>1cm或绒毛状腺瘤同步存在不多,不及1%。

  3.切除后随访

根据St Mark医院长期随访,在小的(<1cm)管状腺瘤伴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其随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不比一般人群高,因此对该类患者定期肠镜检查,可设计较长时间的随访间期。

  纤维内镜检查显然较气钡X线检查更易确诊,不仅可作诊断并可获治疗,但取后确诊仍确定于病理检查。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