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 治疗

髌骨骨折治疗?

髌骨骨折一般治疗

  一、髌骨骨折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髌骨骨折超过2~3mm移位,关节面不平整超过2mm,合并伸肌支持带撕裂骨折,最好采用手术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关节面形状,修复伸膝装置并牢固内固定,以允许早期活动。

  (2)手术入路:

髌前横弧形切口,弧顶在髌骨下极下1mm~1.5cm,两侧至两侧侧方中点,此切口,能充分显露折块,骨折复位及修复伸肌扩张部和滑膜撕裂。根据皮肤擦伤情况,亦可采用膝正中纵切口或髌旁外侧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远近端分离,显露髌骨前面,股四头肌腱、髌腱及内外侧扩张部。通过扩张部的撕裂口,彻底清除关节内血肿及碎骨块。用两把大的巾钳将骨折块复位,通过扩张部,触摸关节面,经反复调整巾钳位置,达手摸关节面平整,即将巾钳暂固定,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内固定,最后修复扩张部。

  (3)手术内固定种类及选择:

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有多种,总的可分为两类,一类行内固定后仍需一定时间的外固定;另一类内固定比较坚强,不需外固定。笔者以新鲜尸体膝关节做成髌骨横行骨折,在实验机上行多种内固定生物力学试验,得到股四头肌对髌骨的拉力及股骨的作用力。

  环形钢丝、Magnson钢丝与张力带钢丝固定,不能胜任2倍体重负载,在临床上内固定后仍需外固定保护;AO张力带钢丝固定作用比前者显著增强,有两根克氏针穿入髌骨之中,分担了应力,保持髌骨的稳定,但系一根钢丝环绕两根克氏针,如两针偏离髌骨中心的距离不相等,则钢丝固定的稳定性不佳,致固定失效而产生侧方移位。改良AO张力带钢丝,两根克氏针各有一根钢丝固定,其固定作用强,不因固定针在髌骨中的位置不对称而失去稳定性,在两钢丝之间不产生扭矩的弊病。当去载后即使骨折前面间隙达0.8mm,亦不发生骨折移位,说明其稳定性好,由于其负载是2倍体重之上,故术后不需外固定。

  2.改良张力带钢丝

用两枚2mm的克氏针自髌骨上极穿入,经骨折块由下极穿出,两针位于股骨四头肌腱两侧,并平行,然后用18#钢丝,环绕克氏针四个尖端固定。

  本院改良张力带钢丝,仅将改良张力带钢丝的环形钢丝固定,改为两根钢丝分别单个上下针端固定。在粉碎骨折,还可加用横行或斜克氏针加钢丝固定。 

 (1)适应证:

①髌骨横行骨折及下极横行骨折;②能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及下极粉碎性骨折;③纵行髌骨骨折。

  (2)手术方法:

髌前横弧形切口,凸面向下,切开皮肤、皮下,向上翻开皮瓣,显露骨折线,清除关节腔内、骨折面上血块,将翻入的骨膜及髌前组织复回髌骨表面。在屈膝10°位下,对横行骨折,自远折端骨折面,逆行穿出两根直径1.5mm的克氏针,正位上两针各在髌骨中外1/3与中内1/3交界处,在侧位,针穿过髌骨前后面中点。针自髌腱两侧穿出,至针尾与骨折面相平时,将髌骨骨折复位,用两把特制的大巾钳(或用巾钳)在髌骨两侧上、下夹持,暂时固定。

  手指通过扩张部裂隙,伸入关节腔内,触摸髌骨关节面平整后,把克氏针穿入近折端,自股四头肌腱穿出。剪断针尾,使针在髌骨上下极各露出0.5cm,于上极将针端折弯成90°,然后将弯针自前向后转180°,靠近髌骨上极骨皮质,以防针向下滑出。用18号钢丝自克氏针一端后面,绕过髌骨前面,再经同一针的另一端后面,绕至髌前拉紧,在髌上极扭紧打结。另一针用同样方法固定。缝合髌前组织及扩张部,在手术台上屈膝90°,检查固定效果。

  对粉碎性骨折,不切开股四头肌腱在髌骨表面的延续部,以免骨折块分离。将粉碎骨折块复位用克氏针临时贯穿固定,使粉碎性骨折变成为上、下两大块,再同上述横行骨折一样,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此时可拔除临时固定针,如估计拔针后碎块不稳定,也可保留该针,同时加钢丝固定。如系左右的粉碎性骨折或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后,左右方向仍有不稳定者,根据骨折情况,可于内或外,或内外同时斜行打入克氏针固定,也可于两纵行克氏针尾间加横绕钢丝固定,缝合切口,包扎。

  (3)术后处理:

不用外固定,术后第2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屈膝时间,对髌骨横行骨折及下极骨折在术后3~5天,对粉碎性骨折在1~2周。多数骨折病例在术后2周能屈膝90°并下地行走。

  3.髌骨部分切除

对髌骨上、下极的粉碎,采取下述处理方法:切除较小骨块或骨折粉碎部分,将髌韧带附丽于髌骨上段,或将股四头肌附丽于髌骨下段骨块,陆裕朴等1956年共处理100余例,绝大多数效果满意。

  (1)手术方法:

采用修复骨与韧带或肌腱的手术方法,使髌韧带或股四头肌腱附丽尽量靠近髌骨软骨关节面,以防暴露骨端于关节内。手术要点为切除小骨块或碎骨块端,保留上段较大骨折块并修整之,髌韧带在贴近软骨面处钻3个骨洞,以备缝合附丽髌韧带。用7号丝线穿过髌韧带全层,并通过所钻3个骨洞结扎缝合线。用丝线褥式重叠缝合修复股四头肌腱膜及其两侧扩张部分。缝合时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

  (2)术后处理:

用多量敷料包扎,长腿石膏伸直位固定3周,去石膏后不负重练习关节活动。6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并加强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

  此法可保全髌骨作用,韧带附丽于髌骨,愈合快,股四头肌功能得以恢复,无骨折愈合及关节面不平滑问题。只要准确按上法处理,术后及时关节活动及股四头锻炼,可以达到关节活动好、股四头肌肌力强的治疗目的,且因关节面平滑,不致因骨折引起髌股关节炎。

  4.髌骨全切除

适用于不能复位,不能部分切除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粉碎骨块时,应尽量保护其骨膜及股四头肌腱膜。切除后缝合撕裂的扩张部及关节囊,使其恢复到正常松紧度。然后,将股四头肌腱下拉与髌腱缝合。不能直接缝合者,可用股四头肌腱翻转修补缝合。在股四头肌腱上做到V形切口,把切下的腱瓣下翻,修补切除髌骨后新形成的缺损。也可用股外侧肌及股四头肌腱的外侧部的腱膜瓣向下翻转修补切除髌骨处的缺损。术后石膏托固定4周,练习膝伸屈活动。

  5、石膏固定

  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骨折移位较少,关节面不平整轻(分离<3~4mm;关节面不平<2mm),伸肌支持带损伤者,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于伸直位~6周。在此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托后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

髌骨骨折辨证论治

 二、髌骨骨折中医治疗

 (一)、手法整复:

  患者取仰卧位,膝伸直,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手拇、食、中指捏挤近端上缘的内、外两侧向下推挤,使骨折断端接近并对位。若用手指触摸髌骨前面不平整或X线透视有前后残余移位时,可再用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一手拇、食指挤按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使之对齐。对位满意后,即可固定。

  (二)、固定:

  1、石膏托或管形固定

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后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石膏管形固定患肢于伸直位3~4周,在此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后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

  2、抱膝圈固定

无移位或移位不多(分离移位不超过0.5cm)者可用此法。因骨折容易整复,比较稳定,用绷带量好髌骨轮廓大小、作成圆圈,缠好棉花,用绷带缠好外层,另加布带四条,各长60cm。后侧垫一托板,长度由大腿中部到小腿中部,宽13cm、厚1cm,板中部两侧加上固定用的螺丝钉。骨折经整复满意,置患膝于托板上,膝关节后侧及髌骨周围衬好棉垫。将抱膝圈套于髌骨周围。固定带分别捆扎在后侧托板上。若肿胀消退,则根据消肿后髌骨轮廓大小、缩小抱膝圈。继续固定至骨折愈合。

  3、髌骨爪固定:

分离移位较明显的髌骨骨折,可采用髌骨爪(抓髌器)固定,疗效颇为满意。

  (三)、功能锻炼:详见‘康复’栏。

  (四)、辨证用药:

  1】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活血祛瘀方

(广东省中医院《四肢骨折和脱臼治疗图解》)

  处方: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栀子10克,桃仁10克,泽兰10克,三七末(冲服)。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消瘀止痛药膏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大黄150克,木瓜60克,栀子30克,蒲公英60克,土鳖虫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共为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患处。

  2】中期

  【治法】 接骨续筋,通利关节。

  【方药】

  主方壮筋养血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续断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芷9克,红花5克,生地黄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后期

  【治法】 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补肾壮筋汤

(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山茱萸12克,续断12克,茯苓12克,杜仲lO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外用方海桐皮汤

(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解除外固定外,煎水熏洗患处。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精品推荐

  •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