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洗澡时皮肤出现点状的出血,主要考虑患者由于毛细血管局部扩张后揉搓过度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轻微的点状出血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即可,可使用酒精、碘伏等对局部出血点进行擦拭消毒,洗澡时适当降低水温,揉搓动作轻柔;若出血点较多、出血量较大时,建议患者到当地医院检查是否有凝血功能异常,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疾病时,患者也可出现洗澡后皮肤点状出血。其中凝血功能障碍主要与患者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功能异常有关,如严重肝病、缺乏维生素K、血管性血友病、血友病、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通常需要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如严重肝病患者应使用护肝药物治疗、维生素K缺乏患者通过补充维生素改善、DIC患者通过肝素和输血浆治疗等,通常治疗相关疾病后出血现象即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