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直肠黏膜脱垂是指什么

王远 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通常,直肠黏膜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肠壁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长期便秘、慢性腹泻、腹压增高等。

直肠黏膜脱垂的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时肛门有肿物脱出,排便后自行缩回或需手动复位,以及排便困难或不尽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有便血、肛门疼痛、局部感染等。严重时,脱垂的黏膜可能发生坏死,需要紧急处理。此外,长期脱垂还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直肠黏膜脱垂,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就医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定期复查和随访对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同样重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