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不足、甲状腺损伤史等原因有关。若存在相关高危因素,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
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可能刺激甲状腺分泌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短暂降低。随着孕周增加,雌激素水平上升会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多,造成总甲状腺激素水平代偿性升高,但游离甲状腺激素可能相对不足。若此类生理性变化超出代偿范围,可能引发临床甲减,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自身免疫异常约5-15%的孕妇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常见于桥本甲状腺炎。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进行性破坏,妊娠期母体免疫耐受状态改变可能加速该过程。患者可能伴有甲状腺肿大、乏力等症状,可通过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确诊。
3、碘摄入不足妊娠期碘需求量从每天150μg增至250μg。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不足,进而引发代偿性甲状腺肿和功能减退。孕妇可能出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可通过尿碘检测评估碘营养状态,适量补充含碘食物或药物。
4、甲状腺损伤史既往接受过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残余甲状腺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妊娠期增加的激素需求。这类患者孕前TSH水平应控制在2.5mIU/L以下,妊娠期需要增加左甲状腺素剂量20-30%。
对于孕期甲减患者,通常需要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建议每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TSH水平调整剂量。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每天摄入150μg碘元素,但需避免过量补碘。所有治疗均需在内分泌科和产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