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肾是一种先天性的肾脏畸形,通常表现为两侧肾脏的下极在中线处融合,形成类似马蹄铁的形状。其形成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及其他环境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尿路感染、肾积水或腰痛等症状。
胚胎发育异常是马蹄肾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胎儿肾脏在发育过程中会逐渐上升并旋转至正确位置,若此过程受阻,可能导致两肾下极融合。这种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尿液排出,增加尿路感染或结石的风险。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部分患者可能因马蹄肾导致尿流不畅,出现反复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若合并肾积水,可能引起腰部胀痛。此外,少数患者可能因压迫周围血管或神经出现高血压或腹痛。诊断通常依靠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若患者无症状,可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出现尿路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合并肾结石时,可应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促进排石。严重肾积水或反复感染者,可能需手术解除梗阻或分离融合部位。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若出现腰痛、血尿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泌尿外科,完善检查并遵医嘱治疗,避免肾功能进行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