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肝脏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因胃肠动力不足或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增多,可引起腹胀,常伴有早饱、嗳气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存在炎症,胃酸分泌异常及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消化不充分易产生气体,导致腹胀,可能伴随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3、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道气体吸收和排出异常,气体在肠道内积聚可引起腹胀,常与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治疗可选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4、肠梗阻肠粘连、肠道肿瘤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会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气体和粪便积聚在梗阻部位上方,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多伴有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种情况需及时进行手术解除梗阻。
5、肝脏疾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门静脉高压症和低蛋白血症,可能出现腹水,导致腹部膨隆和胀痛,常伴皮肤黄染、下肢水肿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腹水。
长期腹胀若调整饮食后仍不缓解,需警惕器质性疾病可能,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腹部超声等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泻药或促消化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