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通常比普通人更怕热,这一现象主要与孕期生理变化有关。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及代谢率提升,可能导致体温调节敏感度增加,但个体差异客观存在。
孕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促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这种生理性改变使孕妇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随着胎儿发育,母体血容量增加约40%,血液循环加速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多。部分孕妇体重增长明显,皮下脂肪增厚影响散热效率,在夏季或密闭环境中更易感到闷热。
虽然多数孕妇存在怕热现象,但约15%-20%的孕妇并未明显感觉体温变化。体质偏寒的孕妇可能对温度提升不敏感,生活在温带地区或长期处于恒温环境的孕妇也可能较少出现燥热感。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体温调节异常,但这属于病理性情况需医学干预。
建议孕妇选择棉质透气衣物,保持室温在22-26℃之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若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38℃)伴随头痛、晕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妊娠期并发症。合理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孕期体温调节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