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结石形成的原因

肖文军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肾结石的形成原因通常与饮食因素、代谢异常、尿路梗阻、药物因素以及尿路感染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过高或结晶抑制物质减少,从而形成结石。

1、饮食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过量摄入动物蛋白会使尿液酸化,而高糖饮食可能促进钙和草酸的吸收。这些饮食习惯会改变尿液酸碱度和晶体饱和度,典型例子是大量食用菠菜(富含草酸)可能增加草酸钙结石风险。

2、代谢异常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或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浓度异常升高。当这些物质超过尿液的溶解能力时,容易析出结晶并逐渐形成结石。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因钙代谢紊乱,肾结石发生率显著增高。

3、尿路梗阻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使晶体物质更易沉积,同时梗阻部位易滋生细菌,进一步改变尿液成分,促进结石形成。

4、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可能引起低枸橼酸尿症,而抗痛风药物可能增加尿酸排泄。磺胺类药物代谢产物溶解度较低,这些药物相关代谢改变都可能成为结石形成的诱因。

5、尿路感染

反复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呈碱性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磷酸铵镁等感染性结石的形成,同时炎性坏死组织可作为结石核心加速结晶沉积。

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通过尿常规、B超或CT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性质,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