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外痔的病因主要与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常见诱因包括久坐久站、排便习惯不良等。其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
1、一般治疗
日常需避免久坐或久站,减轻肛门压力。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每日可用40℃温水坐浴10-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饮食上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保持大便松软通畅。
2、药物治疗
外痔急性发作期出现肿胀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涂,减轻炎症反应。若伴随出血,可配合口服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合并感染时需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脱出、保守治疗无效的结缔组织性外痔,可采用痔切除术。血栓性外痔48小时内疼痛剧烈者,可行血栓剥离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
日常需注意肛门清洁,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避免饮酒及进食辛辣食物,防止刺激痔区黏膜。若出现持续出血、痔核无法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明确病情程度,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