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湿热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概念,指湿邪与热邪相互结合侵袭人体引起的病症状态。该证候的形成多与外感湿热、饮食不当或脾胃运化失常等因素有关,可累及多个脏腑系统并引发相应临床表现。

湿热证的形成主要包括外感湿热之邪和内生湿热两种情况。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或淋雨涉水后,外界湿热邪气可通过肌肤腠理侵入人体。饮食方面,过量摄入肥甘厚味、辛辣炙烤之品或酗酒,易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先天脾胃虚弱者更易因运化水湿功能障碍而形成湿热体质。

患者常出现身热不扬、午后潮热、头身困重、口渴不欲饮等症状。湿热郁蒸可见面色发黄、皮肤油腻,湿热下注则出现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诊可见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多呈滑数或濡数。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剂。根据湿热所在部位配伍不同药物,如中焦湿热多用黄连、黄芩,下焦湿热常选黄柏、车前子。外治法可采用拔罐、刮痧促进湿热外排。

出现湿热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四诊合参明确证型。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不宜自行服用清热药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