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通常为3-7天,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多数人经期持续5天左右,但个体差异、内分泌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影响经期长短。
1、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和体质特点会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脱落速度。部分女性先天性子宫内膜较薄,经期可能缩短至2-3天;而体质偏寒或气血不足者可能出现经血排出缓慢,导致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
2、内分泌变化月经周期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当工作压力过大、情绪剧烈波动或过度节食时,可能引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黄体萎缩不全,出现经期延长至8-10天的情况。
3、疾病因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可能造成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止血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干扰正常月经周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经期持续10天以上的异常出血。
月经期间建议记录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变化,若持续超过7天或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等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