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便稀是什么原因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便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高纤维食物或生冷、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大便稀溏。此类情况通常不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调整饮食后1-2天即可恢复正常。日常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

2.感染性肠炎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肠黏膜分泌增多、吸收功能下降,出现稀便或水样便。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常伴有腹痛、发热;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同时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型大便稀溏,常与精神压力、内脏高敏感性相关。症状反复发作且排便后腹痛缓解是其特征。治疗可选用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配合匹维溴铵调节肠道功能,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4.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导致持续腹泻、黏液脓血便。此类疾病常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美沙拉秦抑制炎症,重症患者可能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需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治疗。

若大便稀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便血、明显消瘦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变质食物,腹泻期间可进食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