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便秘是怎么引起的?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便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肠道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常见的诱因,比如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过少或过度节食,导致肠道内容物体积减少、干结,难以刺激肠蠕动。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也会减弱肠道肌肉的协调性,延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部分人群因精神压力大或刻意抑制便意,可能引发功能性便秘。

2、肠道疾病

肠梗阻患者因肠道结构异常导致机械性堵塞,粪便无法正常通过。肠道肿瘤生长会占据肠腔空间,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完全阻塞肠道。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可引起肠壁增厚、瘢痕形成,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常伴有腹痛、黏液便等症状。此类疾病需通过肠镜等检查确诊,必要时需手术解除梗阻或切除病灶。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导致胃肠动力减弱,患者可能伴有畏寒、水肿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肠道自主神经调节,导致结肠传输减慢,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甲状腺功能,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

4、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含铝制酸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能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阿片类止痛药(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通过作用于肠道μ受体减缓肠蠕动。抗抑郁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可能通过影响5-羟色胺系统干扰肠道运动节律。通常在停药或更换药物后,便秘症状可逐渐缓解。

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后症状未改善,或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剂改善症状,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