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得慢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药物影响或其他疾病因素导致。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若低于60次/分钟则称为心动过缓,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1、生理性原因部分人群如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静息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钟,但心脏泵血功能正常且无不适症状。这类生理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是心脏起搏点,若因退行性病变、心肌缺血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性心动过缓。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
3、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会影响电信号传导,导致心室率减慢。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
4、药物因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或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可能抑制心脏传导系统。若出现心率显著下降,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5、其他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可能通过代谢紊乱或神经调节机制影响心率。例如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会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辅助诊断。
若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动过缓且伴随黑蒙、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心血管内科。医生可能根据情况选择心电监护、心脏超声或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或起搏器植入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擅自服用影响心率的药物,定期监测脉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