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动脉硬化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长期存在舒张压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舒张压升高。这类人群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通过低盐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方式改善。
2.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可能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容量增加,引发舒张压升高。患者常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舒张压升高。这类患者可能伴有心悸、多汗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等药物。
4.动脉硬化年龄增长、血脂异常等因素可能造成动脉弹性减退,导致心脏舒张期血液回流阻力增大,从而出现舒张压升高。此类患者可能伴随胸闷、头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血脂和血压。
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舒张压仍持续偏高,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肾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