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臭虫咬了的症状通常包括皮肤红肿、瘙痒、水疱、线性皮疹以及过敏反应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与叮咬次数及个人体质有关。
1、皮肤红肿臭虫叮咬时会将唾液注入皮肤,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被咬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或斑块。红肿范围通常较小,直径约1-2厘米,可能持续数天。
2、剧烈瘙痒虫体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产生明显瘙痒感。抓挠可能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引起继发感染。
3、水疱形成部分敏感人群在被多次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水疱或大疱。疱液澄清,疱壁较薄,破溃后可能形成浅表糜烂面,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4、线性皮疹由于臭虫常连续叮咬,皮肤损害多呈直线或簇状排列,常见于暴露部位如四肢、颈部。皮疹间距较近,可能形成特征性的“早餐-午餐-晚餐”分布模式。
5、过敏反应少数严重过敏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心悸等系统性过敏反应,此时需立即就医处理。
被臭虫叮咬后应避免抓挠,可用冷敷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若出现大面积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制剂。同时需彻底清除环境中的臭虫,防止再次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