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生理性低血压怎么办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生理性低血压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物理措施、定期监测以及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日常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若伴随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饮食调理

日常可适量增加饮水量及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盐分摄入量可酌情增加至6~8g。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有助于维持血容量。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餐后血压进一步降低。

2、适当运动

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血管调节功能,改善低血压状态。运动时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3、物理措施

穿戴医用弹力袜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输出量,建议选择压力等级为15~20mmHg的长筒袜,白天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休息时可将双腿抬高15~20度,利用重力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4、定期监测

建议每周测量血压2~3次,记录晨起、午间和傍晚的血压值,观察波动规律。若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并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心血管内科,排除病理性因素。

5、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因长期精神紧张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血压水平。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生理性低血压人群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处于高温环境,改变体位时需动作缓慢。若出现晕厥前兆,应立即蹲下或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动态观察心血管系统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