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土的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土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温脾散寒以及外用敛疮生肌等功效和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温中止血

黄土性味辛温,归脾、胃经,中医认为其能温暖中焦脾胃,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出血症状。对于长期便血、吐血等虚寒性出血证,常配伍其他止血药物煎服,通过温煦脾胃阳气来固摄血液。

2、和胃止呕

黄土对脾胃虚寒或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具有缓解作用。其辛温特性可中和胃中寒气,适用于胃脘冷痛、食后反胃等症状,常与半夏、生姜等药物配伍以增强止呕效果。

3、涩肠止泻

因黄土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用于脾虚久泻或寒湿引起的泄泻。其吸附作用可减少肠道水分丢失,同时温性可驱散寒邪,改善腹泻伴随的腹部冷痛。

4、温脾散寒

黄土能温补脾阳,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通过提升脾胃运化功能,缓解因寒邪内盛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

5、外用敛疮生肌

将煅烧后的黄土研末外敷,可吸附创面渗出液,促进疮疡收敛。其温性特点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溃烂或湿疹的愈合过程。

需注意,药用黄土多指灶心土(伏龙肝),需经过炮制处理。普通土壤可能含有杂质或微生物,不可直接入药。内服时应由中医师根据体质配伍,避免长期单独使用。若出现急性出血或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就医采取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