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涌泉穴的位置和作用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足底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该穴位作为肾经的起始穴位,一般具有补肾益精、引火下行、调理神志、滋阴降火以及强身健体等功效和作用。

1.补肾益精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中医认为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肾脏功能,改善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夜尿频繁等症状,对生殖系统功能也有辅助调理作用。

2.引火下行

通过艾灸或针刺涌泉穴,可引导上焦火热之邪下行,缓解因虚火上炎导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头晕目眩等症状,常用于调理高血压和更年期综合征。

3.调理神志

肾经与脑髓相通,刺激涌泉穴能宁心安神,缓解焦虑、失眠等情志问题。临床常配合太溪穴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睡眠障碍。

4.滋阴降火

该穴位能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配伍太冲穴可增强清肝降火的效果。

5.强身健体

日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气血,增强正气。中医养生常用搓擦涌泉的方法提升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和疲劳综合征。

建议通过点按、艾灸或贴敷等方式刺激涌泉穴,操作时力度需适中。若存在严重水肿、足底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应避免刺激。涉及针灸治疗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