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不超过7天属于正常波动范围。若推迟超过7天,可能与生理变化、药物影响或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月经周期受内分泌调节,情绪波动、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可能引起短暂推迟。例如长期精神压力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这类情况引起的推迟多在1周内自行恢复。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造成撤退性出血延迟,含孕激素的短效避孕药漏服时也会打乱周期,这类药物性推迟通常持续7-10天。
病理性推迟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病伴随雄激素升高和稀发排卵,可能推迟2-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可能出现1-3个月的闭经。宫腔粘连患者因内膜损伤,推迟时间可达数月经久不止。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缓解压力。若推迟超过7天且排除妊娠,应及时就诊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甲状腺功能及盆腔超声检查。近期有性生活的女性可先用早孕试纸检测,避免自行服用黄体酮等激素类药物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