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钙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药物治疗、静脉补钙等方式改善。由于婴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钙需求量较大,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影响骨骼发育。
1.调整饮食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通常能摄入足够的钙,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且易于吸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多钙支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
2.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出生后2周起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直至2岁。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血钙浓度。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婴儿皮肤娇嫩需避免阳光直射,以补充剂为主。
3.增加户外活动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树荫下散射阳光即可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
4.药物治疗严重缺钙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便于婴儿服用。部分钙剂需配合维生素D使用,不可自行增加剂量,以免造成肾结石等不良反应。
5.静脉补钙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等严重低钙血症表现时,需立即住院进行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注。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率,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律失常,待血钙稳定后改为口服补充。
婴儿补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使用钙剂或增大维生素D剂量。日常应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格检查,监测前囟闭合、出牙情况等发育指标。若发现多汗、枕秃、睡眠不安等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诊评估。哺乳期母亲应注意自身钙摄入,每日需保证1000mg钙质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