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症状,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维生素C、高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合理搭配膳食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贫血症状。
1.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制品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较高。菠菜、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红素铁,虽然吸收率较低,但适量摄入也有助于补充铁元素。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橙子、猕猴桃、番茄等新鲜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能够促进非血红素铁在肠道内的转化吸收。建议将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与植物性铁源搭配食用。
3.高蛋白食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可为血红蛋白合成提供原料。建议贫血患者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摄入1-1.5克蛋白质,但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调整。
4.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豆类等食物富含叶酸,而肉类、乳制品中维生素B12含量较高。适量补充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尤为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食疗主要适用于营养性贫血的辅助改善。如果出现严重头晕、心悸等症状,或饮食调理后未见改善,应及时就医检查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明确贫血类型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必要时需配合铁剂、维生素制剂等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