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通常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外治法以及功能锻炼等方式,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旨在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1、中药内服中医将骨关节炎归属为“痹症”范畴,多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有关。通常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药,如肝肾亏虚型可用补肾壮骨类药物,风寒湿痹型可选用祛风散寒除湿方剂。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调整。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足三里、阳陵泉、犊鼻等穴位,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临床常采用温针灸或电针加强疗效,每周治疗2-3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
3、推拿疗法运用滚法、揉法、点按法等手法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需注意急性炎症期不宜重手法操作,治疗应由专业中医师实施。
4、中药外治采用活血止痛膏、祛风除湿贴等外用制剂局部敷贴,或使用中药熏洗包进行关节熏蒸。外用药直接作用于患处,可缓解肿胀疼痛,常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5、功能锻炼中医导引术如八段锦、五禽戏等,通过缓慢适度的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保护关节。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起效相对缓慢,对于中晚期关节严重变形或功能明显障碍者,应及时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关节保暖,控制体重,避免爬山、爬楼梯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建议定期到正规医院复查,由中医师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