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有点疼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受凉、妇科疾病等因素相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腰肌劳损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频繁弯腰劳动,可能造成腰部肌肉过度牵拉或慢性损伤,引发疼痛。这类疼痛在休息后可能减轻,活动后加重。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腰部疼痛并伴随下肢麻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乙哌立松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介入治疗。
3、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刺激泌尿系统黏膜,引发腰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直径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4、妇科疾病
女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可能引起腰部放射性疼痛,常伴随月经异常或下腹坠胀感。需进行妇科检查,明确诊断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切除病灶。
5、受凉
寒冷刺激导致腰部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引发疼痛。可通过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日常注意腰部保暖,避免久坐冷环境。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30分钟变换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完善CT、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