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养生如何调节情志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养生调节情志通常可以通过情志调摄、饮食调理、运动养生等方法实现,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必要时需就医治疗。

1、情志调摄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可采用“情志相胜法”,即利用五行相克理论调节情绪,如“悲胜怒”“恐胜喜”等。例如焦虑时可尝试静坐冥想,通过调整呼吸节奏使心神安定。日常建议培养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转移不良情绪。

2、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体质辨识选择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肝郁气滞者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心火亢盛者可用莲子心泡水清心安神。推荐摄入小米、百合、红枣等归心经、脾经的食材,避免过量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加重烦躁情绪。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配合规律作息效果更佳。

3、运动养生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强调形神合一,通过缓慢舒展的动作引导气机通畅,有助于缓解压力。每日晨起可练习五禽戏中的“鸟戏”提升肺气,傍晚练习“熊戏”健脾和胃。运动后配合涌泉穴、太冲穴按摩,可增强疏肝理气效果,但需由专业人员指导穴位定位。

情志失调若出现持续失眠、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日常需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维持情志平衡。需注意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建议自行服用中成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