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如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等;也可能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监测血糖等方式进行干预。
1、生理性原因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高糖、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一过性血糖升高,通常在调整饮食后可自行恢复。此外,情绪激动、剧烈疼痛、急性感染等应激状态也可能引发暂时性血糖波动,待应激因素解除后多可恢复正常。
2、糖尿病长期血糖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利用。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需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检测确诊。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必要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液。
3、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会导致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血糖升高,这类患者常伴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或心悸、手抖等症状,需进行激素水平检测,并针对原发病使用甲巯咪唑片、卡麦角林片等药物治疗。
日常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建议每周监测2-3次空腹及餐后血糖,就诊时可携带血糖记录本供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视力模糊、皮肤感染不愈等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