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率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但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可能存在差异。婴幼儿及儿童的心率通常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此外,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静息脉率可能低于60次/分钟,属于正常现象。
脉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体温升高、情绪激动或运动时,脉率可暂时加快;睡眠或低温环境下,脉率可能减慢。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降低脉率,而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疾病可能引起脉率持续增快。若脉率持续低于60次/分钟且伴有头晕、乏力,或持续高于100次/分钟并伴随心悸、胸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测量脉率时应保持静坐休息至少5分钟,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桡动脉(手腕内侧)计数1分钟。日常可通过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维护心血管健康。若发现异常脉搏节律(如忽快忽慢)或伴随明显不适,需尽早就诊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