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结构异常、外伤等原因有关。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1、高血压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未有效控制会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骤升时,硬化血管易破裂出血,常见于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
2、脑血管结构异常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淀粉样脑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壁结构薄弱。这类血管在血流冲击下容易破裂,常见于脑叶出血。确诊后可能需介入栓塞术或开颅手术处理。
3、外伤因素
头部遭受撞击、摔伤等外力作用时,可能直接损伤脑内血管引发出血。此类脑溢血多伴有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等外伤表现,需通过CT检查明确出血量,必要时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溢血起病急骤且致死致残率高,若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后需严格卧床休息,在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降颅压、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