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氧疗、免疫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式。
1、日常调理感染后应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对于发热超过38.5℃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解热镇痛药物。持续干咳者可选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镇咳药。存在病毒复制证据的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
3、氧疗当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及时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必要时需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支持。
4、免疫治疗对于疾病进展较快且存在全身过度炎症反应的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可联合应用托珠单抗注射液、巴瑞替尼片等免疫调节剂控制炎症风暴。
5、抗凝治疗卧床患者或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根据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患者应密切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症状,特别是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