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通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的危害包括出血、感染、周围器官损伤、疼痛与迷走神经反射等,多数情况下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
1、出血
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2%。肝脏血供丰富,穿刺可能损伤血管,表现为穿刺部位渗血、腹腔内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血红蛋白降低,需紧急输血或手术止血。
2、感染
操作过程中若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肝脓肿或腹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右上腹压痛、白细胞升高等感染征象,需及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周围器官损伤
穿刺针可能误伤胆囊、结肠、肺脏等毗邻器官。如刺破胆囊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损伤肺脏可能导致气胸,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后行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
4、疼痛与迷走神经反射
约20%患者术后出现右上腹钝痛,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少数患者因穿刺刺激引发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可通过阿托品注射液对症处理。
建议选择医院肝胆外科或介入科进行操作,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肝脏超声等检查。术后需卧床6小时并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患者无需过度恐慌,医生会严格评估适应症并做好应急预案,在多数情况下该检查利大于弊。